优秀校友事迹风采(十九)—2009届毕业生查尚文
查尚文:从黄师学子到生物医用材料领军人——一位科技报国者的
赤子情怀
查尚文,男,黄冈浠水人,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他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兼具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能力的跨学科领军人才。他凭借扎实的学术积淀、国际化的科研视野及产业化经验,在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成为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中流砥柱,用一项项创新成果诠释着科技报国的深刻内涵。
一、黄师筑基:一颗科学种子的萌芽
2005年,查尚文踏入黄冈师范学院化学系开启了大学生涯。在这里,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化学基础,更从师长们身上学到了尚师表、勇担当、秉诚朴、图自强的黄师精神。黄师的老师们常说,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更要心怀家国。查尚文回忆道。正是这份教诲,让他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在文献堆中孜孜不倦,逐渐萌生了用科学改变世界的理想。
2009年本科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深造,进入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攻读硕士。这段求学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差距,也坚定了他的信念:中国科学家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二、远渡重洋:学成归国只为一颗初心
为突破技术瓶颈,查尚文远赴美国,先后在新墨西哥矿业理工大学(NMT)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博士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在异国他乡,他日夜钻研专注于材料工程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研究方向涵盖高分子材料设计、生物相容性材料开发及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其后续科研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他始终未忘初心:我的根在中国,我的研究必须服务于祖国的需要。
201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发展机会,带着国际前沿技术回到上海。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他人生选择的注脚。
三、科技报国: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冲锋者
回国后,查尚文迅速投身生物医用材料的国产化攻坚。2020年,他牵头上海市科委创新项目;2023年,他揭榜国家工信部生物医用新材料专项,带领团队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智能药物载体等领域取得突破,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每项专利的背后,都是我们摆脱国外技术依赖的一小步。他如是说。
作为上海翊科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他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开发出高性能医用导管、手术缝合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介入、微创手术及再生医学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其领导的企业也成为国内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不能让患者因为材料受限而失去治疗机会。这份医者仁心,驱动着他不断前行。
四、反哺教育:黄师精神的传承者
尽管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查尚文始终铭记黄冈师范学院的培育之恩。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担任上海海事大学、苏州大学的产业导师,通过校企合作、学术讲座等方式,将产业经验反哺教育。是黄师教会了我‘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他指导的学生在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而他最常对学生说的话是:科研不仅要顶尖,更要有温度——为国家、为人民的温度。
五、赤子情怀:一名党员科学家的担当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查尚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却谦逊如初:荣誉属于团队,更属于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个性化医疗、智能诊疗等新领域进军,立志让中国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从黄师学子到科学先锋,查尚文的每一步都烙印着对祖国的深情。他的故事,是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报国传统的延续,更是一代中国科研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科技工作者的风骨,更看到了那句铮铮誓言的力量——此生无悔入华夏,科研报国正当时!值此黄师办学120周年之际,他深深的祝福母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无论走得再远,我永远是黄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