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优秀校友事迹风采(二十七)—2012届毕业生丁俊

  • 发布者: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5-09-05

砥砺奋进十二载匠心筑梦显担当

                                                                                                —2012届优秀毕业生丁俊的科技报国之路

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身影,以执着的信念、卓越的才华,在各自领域书写着不凡篇章。对于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学院2012届优秀毕业生丁俊而言,从一名化学师范生到京东方资深高级工程师,从三尺讲台的憧憬到科技产业的深耕,十二载砥砺前行,他以化学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光电显示领域勾勒出科技报国的壮丽画卷,更将“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黄师精神融入每一次技术攻坚、每一项创新突破,用感人至深的事迹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一、师范生跨界科技:以化学根基撬动产业革新,黄师精神植心间

2012年的夏天,阳光洒满黄冈师范学院的校园,对于化学(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们来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数人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选择踏上三尺讲台,用知识点亮学子的未来。而丁俊,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跨界投身科技领域,追寻心中科技报国的梦想。彼时的丁俊,在黄师的四年时光里,早已将“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校训内化于心。课堂上,他专注聆听每一位老师的讲解,从无机化学的奇妙反应到有机化学的复杂结构,从分析化学的精准测量到物理化学的深邃原理,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钻研专业知识,构建起扎实的化学学科体系。实验室里,他一次次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在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培养出敏锐的科学思维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师范教育赋予他的,不仅是系统的化学知识,更有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善于思考的逻辑能力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都成为他日后跨界发展的宝贵财富。

“师范教育培养的系统思维和严谨态度,反而成了我的独特优势。”丁俊曾这样坦言。正是带着这份从黄师汲取的精神力量与专业素养,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开启了有机光电材料研究的全新征程。在武汉大学,面对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和更前沿的科研领域,丁俊丝毫不敢懈怠。他师从李振教授,全身心投入到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中。彼时,光电材料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丁俊凭借在黄师培养的对化学学科的敏锐洞察力,迅速捕捉到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为了攻克研究中的难题,丁俊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从材料的合成到性能的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深夜的实验室,灯光下他专注的身影格外动人,一次次调整实验方案,一遍遍优化实验参数,汗水浸湿了衣衫,疲惫萦绕在身旁,但他从未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丁俊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撰写的两篇论文成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和《Polymer Chemistry》。这两篇论文,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科研功底,更成为他敲开光电产业大门的“金钥匙”,为他后续投身产业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丁俊怀揣着学以致用、科技报国的理想,加入武汉华星光电。彼时,国内首条6代低温多晶硅产线正处于建设关键期,这一产线对于推动我国高端显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产线建设过程中,等离子体刻蚀工艺成为了阻碍产线推进的“卡脖子”难题。等离子体刻蚀工艺是半导体显示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其工艺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良率和信赖性。面对这一难题,行业内尚无成熟的解决方案,丁俊所在的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关键时刻,丁俊想起了在黄师学习时老师常说的“力行致远”,他深知,只有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突破困境。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成员从化学动力学原理入手,结合自身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中积累的知识,尝试将化学领域的理论应用于工艺优化。那段时间,丁俊和团队成员几乎天天驻守在生产车间,他们深入分析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起工艺参数与反应效果之间的关联模型。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次失败,有时调整一个参数,产品良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下降;有时看似找到了解决方向,却在后续验证中发现新的问题。但每一次失败,都没有击垮他们的信心。丁俊始终鼓励团队成员:“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他以身作则,每天第一个到达车间,最后一个离开,仔细记录每一次实验数据,认真分析每一个失败原因。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丁俊团队终于创新性地将化学动力学原理成功应用于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优化,找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通过这一优化方案,产品良率大幅提升,信赖性也得到显著改善,为国产高端显示屏的量产扫清了关键障碍。当看到一条条合格的显示屏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产出时,丁俊和团队成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他心中那份科技报国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二、攻坚G10.5产线:用创新定义“中国智造”,黄师精神助前行

2018年,对于丁俊而言,又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他加入武汉京东方,而此时的京东方,正全力推进全球最高世代线——G10.5产线的建设。G10.5产线是当时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显示面板产线之一,其建成投产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超高清显示领域的竞争力,对于实现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G10.5产线在大尺寸面板生产方面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面板的均一性控制、画质提升、信赖性保障等,这些难题都亟待解决。加入京东方后,丁俊凭借在华星光电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投身到G10.5产线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工作中。他深知,这一任务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显示产业的未来,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丁俊始终秉持着黄师“博学”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关注行业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各类技术交流活动,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探讨技术难题,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参与多个产品及技术开发项目时,丁俊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注重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以大尺寸面板画质提升项目为例,为了找到影响画质的关键因素,丁俊带领团队成员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从面板的像素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到生产工艺控制,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的实验与验证。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对成千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有时为了获取一个关键数据,丁俊和团队成员甚至要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一次,在进行面板色彩还原度测试时,团队发现测试结果始终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找出问题所在,丁俊带领团队成员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从测试设备的校准到测试环境的控制,从样品的制备到测试方法的选择,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他们终于发现,是由于一种关键材料的纯度不够,导致了色彩还原度偏差。找到问题根源后,丁俊立即与材料供应商沟通,要求对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材料纯度。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经过不懈努力,丁俊团队成功解决了大尺寸面板画质提升的难题,使产品画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在面板信赖性保障方面,丁俊团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通过对面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建立起完善的信赖性评估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显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攻坚G10.5产线的过程中,丁俊始终不忘创新。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智造”。他主导或参与撰写了十几篇新型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这些专利涵盖了面板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优化、材料性能改进等多个方面,为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其中一项关于大尺寸面板柔性封装的专利,有效解决了传统封装工艺中存在的密封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大幅提升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我国柔性显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24年,丁俊凭借在G10.5产线建设和技术研发中的突出表现,一举斩获京东方集团“技术研发英才奖”及集团年度最高级别荣誉“京东方人”称号。这两项荣誉,是对丁俊多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秉持黄师精神、践行科技报国理想的最好褒奖。当站在领奖台上,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丁俊的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在黄师的求学时光,想起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想起了一路走来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他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所有为我国显示产业发展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属于培养他成长的黄冈师范学院。

三、初心如磐赴新程:以匠心守初心,黄师精神永传承

2012年毕业至今,十二载光阴转瞬即逝。在这十二年里,丁俊从一名青涩的师范生成长为行业内知名的资深高级工程师,从初入职场的新人蜕变为技术攻坚的领军人物。他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黄师精神的滋养;他的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科技报国的初心。

如今的丁俊,依然保持着谦逊务实的态度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他不仅专注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他常常对年轻同事说:“做科研、搞技术,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坚韧的毅力和创新的勇气。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将黄师精神和科技报国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青年一代。在丁俊看来,科技报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显示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丁俊表示,他将继续深耕光电显示领域,聚焦行业前沿技术难题,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回首丁俊的成长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专业没有边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光彩;他用感人至深的事迹诠释,黄师精神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激励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厚德、博学、力行、致远”,这八个字早已深深镌刻在丁俊的心中,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在未来的日子里,丁俊将继续怀揣科技报国的梦想,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担使命,在光电显示领域续写新的辉煌。而他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黄师学子,带着母校的期望与嘱托,在各自的领域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黄师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黄冈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电话:0713-8833611 E-mail:huaxue@hgnu.edu.cn